我的國文老師



我跟院童, 旁邊的小姐也是院童 , 差我兩歲

慈馨兒少之家網址:

http://www.tkcy.org.tw/index.html


那時候在育幼院任職的老師還有副院長都是"李老師"的弟子比較多
晚上他們都會做自己的功課
包括 禪坐  讀經
他們在這邊也都類似修行的生活
薪水很少,付出的心力很多
受他們的影響,在那時自己也有出家的念頭
但畢竟還是世俗人, 受的牽絆也多
而且學業也沒完成
後來結束高中生活以後
有空也會常回去看院童跟老師們

其實社會上關心育幼院的朋友跟團體真的很多
常有人固定送白米或捐獻
或有團體來拜訪
真正默默付出的應該是大學的社團
有的做課業輔導
有的做些專長教育
而且是長期在付出
而社會上的慈善團體則有些比較難以認同
當然他們來拜訪也是非常有愛心
但是因為要"交差", (要做業績啦)
常會要求院童一起活動或拍照
當然小小朋友會很高興
而大一些的院童則有些無奈
畢竟有時會有一些被當道具或配合演出的情形
或許有些自尊上的問題
如果有朋友以後有類似的慈善活動時
應該可以留意一下這點

因為早期慈光育幼院跟慈光圖書館都是"李老師"創立
那時的捐獻土地的產權都登記在慈光圖書館名下
而捐獻人當然也成為慈光圖書館的董事
而慈光圖書館在民國84年才登記成立財團法人
但土地一直沒辦法過戶
到民國90幾年地價大漲
原捐贈人的子孫興起討回育幼院用地的念頭
經過官司訴訟
不得已育幼院必須拆屋還地
因此另外成立 " 慈馨兒少之家"
在台中市東英路303號另覓得土地興建院舍
目前已經完成

當然就法律所有權的觀點而言
討回院址所在土地是合於法律
但是對於前人的發心
似乎是一種侮辱
"世風日下" 以利益是圖的觀念已經成型
很難扭轉
幸好社會善心人士還是很多
尤其是育幼院院長 郭院長
更是令我感佩
對於小朋友的是愛護備至
而且一直不辭辛勞
""兒少之家""更是自己親上火線
一任就是幾十年, 可謂盡心盡力

我是讀完高二離開學校也離開育幼院
後來每年過節也都會回院
跟院童老師一直都保持聯繫
也回去看我國文老師
直到建"兒少之家"去捐了一次款
因為自己婚變加上遷移
這幾年就少了聯繫
雖然在這只一年半
但對我日後讀中文系及宗教的啟蒙卻是最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林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