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在此之前須先行「安臟科儀」也就是請神降壇「發爐」後取香火合爐於自家的香爐中
、
象徵「天食」入爐安神臟腑飽滿為之「安臟」、亦有抹於神像口,此安臟科儀後來轉變為「入神」
是沿起於先祖父「唐文增 大師」,在台灣光復初期開放宗教信仰,當時一般大都好幾村共拜一個公廟,
除了生活較富裕者自己請師父雕刻一尊私佛外極少有私人供奉之神像,當時雕刻師父很少、工資很貴,
隨著宗教信仰的開放沒錢又想拜神的人很多,因此便引發偷神像的問題頻出,
但只要附近村莊多了一尊神便成了話題、沒多久就找到神像。在官廳(法院)各說一詞,法官難以辨識是誰的,
唯有請附近雕刻師辨認;雕刻師出手的作品自己當然認得,但作品一多哪記得是誰的,
且說誰的又得罪另一邊,其偷神像嫌犯也是誠意拜神並無惡意,一指認又得害人被關,
因此先祖父便將古代的「安臟科儀」做了修改,一方面安臟科儀請「天香」求「天食」時間難定;
於是「安臟科儀」改為「入神」,直接請分靈香火放入神像體內
並加設入神七寶:金、銀、銅、鐵、錫、代表五臟、珍妹、玉、瑪瑙代表精氣神三寶;
五色線代表五臟六腑腸肚;五穀代表糧食飽腑及播種,「薪火相傳」之意,
總共十幾樣取名合稱。先祖父唐府文增公命名其為「七寶」,
另外請聘主家中拿有寶氣的東西如金塊、龍銀、古錢、珊瑚、自己銘記心中同入神放入神像體內,
萬一被偷找到了,不用再找雕刻師父去認證,自己放了什麼寶當庭對質挖出來立見真章(防制偷請神像事件),
因此入神科儀便從台灣南部往北拓展、成了台灣拜神特色;但北部尚有許多神像沒有從事入神科儀.
佛教也沒有,近年來也不知誰發明,竟將神像身體金身當作「墓仔埔」,將生靈蜂、蜈蚣、蛇、鳥、龜。
活生生的往金身體內「活葬」,該穢氣神佛敢座嗎?神佛是何等清淨慈悲方得眾生胰拜,
敬神的水果都洗的乾乾淨淨才拜,也沒人拿活雞活豬
活鴨到神前現宰生供吧!有時候不明事理亂發明是會誤導眾生誤人子弟啊!
敬神禮佛多了解,別引鬼入宅;動物靈魂與鬼靈助人快,但後果也「得不償失」。
這些都是名師該懂的常識吧!入神、安座最佳用品為錢母「龍銀」「古錢」最具靈氣。
法元歸真 唐登龍 撰筆
法元科紀甲申年潤二月十一日卯時
(筆於九龍九鳳祖廟 閉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