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甘藷------就是地瓜啦

小時候住的是彰化二林鎮鄉下
外公家是在彰化大城鄉鄉下
有時候自己還是比較認同自己是""庄腳嬰仔""
以前就在老家跟外公家來來去去
後來搬到台中
回大城的時間反而比回老家還頻繁
主要是外公家""門口庭""開闊
還有田地還有魚池
比較有地方跑, 有地方玩
反而老家是開雜貨店沒地方玩
所以往外公家的時間比較多

早期印象是""土角厝"
那已經是很早的了,
歪斜了一邊, 還用竹子支撐住
所以印像是土角厝很恐怖的
很怕住到一半忽然倒了
後來房子翻做"磚仔厝"就比較寬心些

另一個印象是""蕃薯籤""
以前大概肥料沒那麼普遍吧
所以很多田地會種蕃薯
那時候還是用""灶""燒柴煮飯
常常煮完飯菜就是丟一些番薯進去
下午就有烤蕃薯可吃了
""番薯籤飯""是用蕃薯ㄔㄨㄚˋ籤晒乾
煮飯煮粥時加蕃薯籤進去煮
所以粥飯都很甜
另一個吃蕃薯的方式就是""爌窯""
""爌窯""需要一些技巧
因為""叠窯""還是一門學問咧
不過可吃的東西可多著
番薯/玉米/土雞/---------都可以在裡面燜

番薯台語成為""酣瘠""
我覺得這樣翻是很貼切的
對於貧瘠土地ㄧ樣""酣暢""在其中
好像是台灣人的刻苦耐勞的特性
再貧苦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甘之如飴來度過
耐命, 耐操, 莫怪台灣人稱為""台灣牛""了
酣瘠應該是最能表現台灣蕃薯特性的台語

以前看一些提倡台灣文學的學者(姑且稱其為學者)
還有人自己去造字想做倉頡
想建立台灣字
還不是在中國文字的基礎上繞來繞去
不過造出來的字真的是很可笑, 疊床架屋, 畫蛇添足
除了滿足自己想被稱為學者的慾望以外
沒人看的懂的文字, 到底要提倡什麼台灣文學??鬼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林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