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靈成長─無極道的修行

d5d64ba97796a3038974cff6ea42e021

3b8b4b281c052162f9fabd2db5fb6d1d

 

 

一般修行或宗教戒律,都是以良善或道德為準據,然後強調並發揚這個精神,這在人間太極上講,是極度強調太極白,是要求,希望人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通常修行中的人,這距離算是遙遠的,但是因為宗教教化力量,或是派門主事者的強調,使得這些標準成為修行者人生的圭臬,唯一的典範,所以言必稱孔孟,言必稱神佛,言必稱戒律經典,事實上這些主事者真能做到如此嗎?還是一個問號?但修者即以為標準用此去衡量整個世界,所以是非對錯善惡以此為標準,珍珠修行人有之,啄木鳥人有之,再加上社會學校教育缺乏啟發性,還是以單一答案為唯一標準答案,並以此建立個人價值觀,所以有人嫉惡如仇,有人固守自己看法想法,無法變通,有人據以指謫社會,形成對立,反而沒有修行的人更能輕鬆看帶面對的事物,帶領自己開闊的往前行。

為什麼沒有修行的人反而更開闊,而修行的人確被修行的大枷鎖壓制,因為戒律就是一個個觀念的枷鎖,從小受到的教育有些是正向成長的,有些則是所謂的病毒細胞,在沒有驗證發作之前都被當成好的程式而不被查覺,一旦遇到考驗當機了,才知道是電腦病毒,這個病毒包括傳統的觀念與風俗習慣,這個病毒也包括傳承的經驗。修行者被灌輸了這樣一個道德良善與傳承的方式及價值觀,確沒有被教育這是自我要求的標準,而不是拿來要求別人去做的準則。也沒有去註記可以調整因應時局,所以一旦發作就需要更長時間的修改程式,移除病毒,有的甚至移除不了。

其實社會就是太極黑跟太極白平衡共處的狀態,黑白平衡運轉所以成其太極,任何一方想消滅對方的存在,都將影響自己存在的地位。說太極太沉重,其實就是相對兩方各自有各自的立場,而一般談判總是以消滅對方為前提,這在事業競爭上經常出現,就像電影麻雀變鳳凰」企業併購戲中,女主角巧妙地讓男主角觀念微調成共存共利,形成一個雙方平衡各取所需而成為美談。這才是我們生存的現實社會,它本來就有不同的立場角色,每個人為自己的立場奮鬥,不管黑白兩道都一樣,這個奮鬥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平衡,為了共存,就跟神魔/佛魔共存一樣,就像耶穌與撒旦一樣,就像醫生與病菌一樣。缺一都不可,生態有它生態上的平衡,任何不平衡都會有物種滅絕,形成另一個更嚴重的不平衡,循環下去唯有更大的滅絕。

修行其實就只是要找到這個平衡點而已。這個平衡包括自己本身身心靈的平衡,與家庭社會的平衡,還有靈與靈,靈與大自然,靈與神明之間的平衡。其實麻雀變鳳凰戲中的男主角並非沒有智慧,而是立場太鮮明陷在其中,而無法與併購的工廠作一個平衡,所以只有靠女主角點醒他的良知良能」,因此它可以暫時放下自己的立場作思考,進而調整做法。放下原先的立場並非放棄,而是作一個「提升」,而女主角一開始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立場,所以她的思維就可以海闊天空。

修行並不是武俠,要修到武功多強多強,然後可以去跟其他宗派比強弱高下,爭取武林盟主。

相反的,修行是一個謙/讓的工夫,這個謙讓是個無底深坑,涵養越深越不見底。那這個謙讓哪裡來?當我們習慣以我們既有的觀點跟立場看事情而加以批判時,其實已經落入一個深坑中,越堅持自己看法立場,越難從坑中走出來,那這個坑也會讓我們越看越侷限,越難看到全貌。那放下立場是不是表示沒有立場,不是的,放下這個立場你才能利用這個立場來惦高自己,你才能看到更高的想法看法,所以放下立場看清全貌,你才會有一個更高「提升」的境界,你才能看到平衡共利的好處。所以「謙讓」哪裡來?謙讓來自於放下立場,來自於包容審視對方的立場,因為只有一個完整的太極(相對雙方的立場都存在),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的無極(在太極之上完整看清太極的思維立場)。而不是一個爭勝,固守越修越狹隘的境界。

其實每一個層面的相對立場雙方之上,都還有一個涵蓋這兩個立場的立場,所以如果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能跳脫並抽離當下的境界,以一個互相平衡共利的心態去思考,以一個更開闊的層面去思考,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不能接受。

我們之所以會生氣,會悲傷,會怨恨,會痛苦--其實只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自己的觀點上思考事情,去要求對方放棄他的立場來配合自己,結果不如自己所願而已,如果我們沒有一定要如何或要對方配合甚麼,其實並不會有愛憎怨結的問題,會有問題就是因為自己陷在自己的立場中而不能滿足。也就是陷在太極雙方的對待中無法平衡。

我們說太極是兩個立場之間的互相平衡,這就是人世間遊戲規則的真正內涵,但我們通常會強調其中一方的立場,把自己的立場定住,所以太極就會卡住沒辦法運轉,這是一般家庭學校教育的結果,只能在社會教育中學習放掉卡榫,才能再度順暢,人需要適度融入對方觀點。有立場有觀點就是太極,那無極就是放下既有立場觀點而形成的ㄧ個新的立場,這個立場源自於對原有太極雙方立場的包容與理解後而衍生的ㄧ個新立場,是一個沒有立場的立場。當你沒有立場時,你是無所不包容的,你是自由自在沒有侷限的,你的自在來自於放下既有立場,來自於包容接納,來自於因謙退而更上得一層境界。沒有立場時才能無私無偏,才會樂意接受,心境自然會更寬廣,這就是成長,心跟靈的成長。因包容而不被外境所牽引,不是來自於戒,不是來自於忍,而是來自於因理解而接受而包容。

沒有立場就是一個無極的境界。就是一個神明的境界。

所有的事情都接受,靜靜看待,無喜無怒無哀無怨,看待它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學會正向去面對它,去處理它而已。10508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林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