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修行(三)
相信與願念, 是修行的驅動程式
信與願力程度多強大, 行動力就多強大

信,願,行一直是佛陀教育的主要觀念
有信有願才有行的意志力
一個是願意相信(信)
一個是心中給自己一個目標(願)
所以信願行應該說行動力來自於信跟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認定標準
也可以說自己的個性以及生活習性
這個個性及習性有的是天生傾向
有的是後天習慣養成
但不管先天或後天, 
他都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判別及價值認定
當他認定可行或有價值時, 他才會接受才會願意去嚐試
尤其是對他沒接觸過或經常忽略的事物(不在意)
還有在沒有客觀標準可供參考的人事物上
都是需要經過一番深沉的思考判斷
所以人要接受新的人事物比較難
難是難在於""相信""
不相信就沒有所謂的""願""也不會有"行"的動作出來

為什麼""相信""這麼難??
主要在於""未知""(也可以說無知, 對要接觸的人事物一無所知), 
人對於未知總有一份恐懼存在, 
""未知""對當事人來講是一個神祕的區塊
越害怕就越難接受, 越難接受就越一無所知
所以人無法前進的阻力就在於此
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主觀的事物
比如說宗教信仰, 生活觀念的認知-----等等
所以人的認知其實是侷限的
就像經常聽演講的人, 聽的都是他樂意且在行的區塊
還有另一個現象就是用自己概念作""選擇性接受""
所以你常會在演講完聽到某些人對某些區段的批判
那這些你所不能認同的事物真的是不好不適合嗎??
那位甚麼是他演講而不是你演講??
所以對自己相對無法認同的區塊
才真是你所不足需要重新認知的區塊

那要打破這個認知的侷限只有一個辦法
調整自己的心進入一個""謙卑學習""的境界
""謙卑""主要是讓自己接受新的事物進到自己的思考範疇內
""學習""是要去分析理解找出可以補自己不足之處的東西出來
所以一顆願意""受教""的心很重要
遇到了沒經歷過的就去經歷, 去學習
吸收學習了然後去操作實驗
可以讓自己更順暢的就留著
操作起來不順暢的就先保留或捨棄
也可以吸收參考別人操作的經驗做取捨
因為接受, 因為操作, 因為願意廣泛去了解
你的認知範圍就會逐漸開闊, 能接受的人事物也會更開闊
接受了, 經歷了, 你就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這時再來做一個取捨, 這是OK的
沒進入, 沒了解, 就做批評判斷, 這是值得商榷的

所以要相信唯有真正進入了解
越了解有可能越相信
也有可能越了解越知道不適合
所以很多事情不必先排斥
要給自己一個概念, 給自己一個機會, 先了解看看
因為只有真正相信才會有動力
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你才會清楚目標
相信而且目標明確才會有行動力
為什麼目標不能達成
就只是因為你不夠了解, 不夠相信, 所以行動力出不來

所以檢討自己行動力出不來
應該重新回頭檢視對這個事物的認識了解及相信的程度
或許你會發覺這些事物不值得你信任
那就是檢討抉擇去留的時候了

因為""相信""跟""願力""是中性的
隨著你的心的動向而決定
當你相信的是魔, 魔也因你的相信度及願力強度而增強
所以隨時檢視自己一顆心是否正心正念
這就是""修""的意義
檢視的標準是自己的良知良能
修是在生活中的時時刻刻中修
相信(信)並明確自己的目標(願)
行動才有準則才有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林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