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是出世與入世 的問題
修行是去找到正確適當解決問題的智慧

師姐問甚麼是出世?,甚麼是入世??

基本上這應該是比較佛家的講法
佛家比較有鼓勵信眾出家修行
因為離開塵俗進入寺院, 所以有出""世間""的感覺

其實世指的就是世間, 世間有世間法, 這是比較深奧的講法, 
其實世間法講白一點就是""人際關係法", 
你在世間免不了就是要與人接觸, 
是人就有情感及欲望, 
所以就必須去面對個人的情感及慾望
相對地所接觸的人也有他的情感跟慾望
在人與人接觸的過程中, 難免互相衝突牴觸
所以就必須處理人際關係, 而人是最難處理的, 
所以入世, 就是在人群中修好人際關係, 
這就是很實際的人的修行
因為有人就會有事情
""事""好處理, ""情""千變萬化, 因人而異
基本上""入世修行""就是在處理人
自己也是人, 別人也是人
如何取得自己與他人的協調跟互相的愉快
能圓滿處理""事""
這就是""入世""

至於""出世""就是放下人際關係了, 
放下, 很容易說
每個出家眾跟修行人都口口聲聲說放下
但是卻沒辦法真確明白的說明要怎樣才能放下??
其實出世真放下了嗎? 除非自己遺世獨立,
否則到哪裡都有人際關係問題, 只是眾跟寡的區別, 
佛教講 ""出家"", 就是出世, 佛家說""遁入空門"", 離開社會人群, 
所以剃髮出家, 也把所有人際關係一次剃掉, 
所有人都成了""施主"", 爸爸媽媽是施主, 兄弟姊妹是施主
同學是施主,以前老闆老師都是施主, 
剃了髮, 剃掉了所有的煩惱, 斷了塵世的牽扯
專心修佛, 所以稱為出世,
但是施主施給你了, 你拿甚麼去交換這個""施""??
如果平白受""施"", 那是不是就成了虧欠

其實剃髮出家或是修道人入道觀
斷了複雜的人際關係, 能修甚麼??
把關係簡單化, 修的是佛理/道理, 
如果自己沒有體悟, 只能算是知識, 是很難將它內化成智慧
沒有事件發生, 智慧是很難修出來的,
因為單純化就比較不會有事
沒有事件如何修??沒有事件就沒有需要修正的問題了??
釋迦牟尼佛開悟能給追隨者的是智慧
出家眾接受供養, 跟信眾交換的是智慧的引導
但信眾的問題是複雜的人際關係
請問出世沒接觸人/事, 又如何給信眾解決問題的智慧
這就是要深思的問題
所以只能教信眾""忍""""再忍"", 念佛再念咒

請問智慧在哪裡???

所以修行再修出解決問題的智慧
做不好, 解決不了的重新修正, 重新執行
不是放軟身段的問題
是正確適當的應對取得解決問題的智慧
不管出世入世都要有這個概念

修行是去找到正確適當解決問題的智慧

莫林桑的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林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